2022-12-05来源:台州淘屋网正文:上市银行防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
2017年银行业年报显示,大型国有银行资产质量率先改善,中小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修复略慢于大行,但也开始企稳。不良贷款等各项先行指标也有了全面改善,预计今年银行资产质量将之后向好。不过,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有可能加剧,上市银行仍需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
截至目前,A股已经有15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17年业绩。整体来看,发展质量更趋优化。业内人士表示,尽管有所不同银行间资产质量仍然不存在一定分化,但总体上不良贷款暴露比较充分,银行资产质量正企稳向好。此外,大型国有银行拨备覆盖率明显提高,减轻了市场对大行拨备严重不足的忧虑情绪,目前上市银行总体拨备水平仍较充足。
大行资产质量普遍向好
分银行来看,大型国有银行资产质量率先改善。2017年,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大幅“双降”,不当余额1940.32亿元,比上年末下降368.02亿元,不良率1.81%,比上年末下降0.56个百分点。这归功于该行去年把防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,启动“净表计划”,开展了不良贷款压降攻坚战。控新方面,深入推进集团和关联客户治理,强化高风险借贷圈、僵尸企业、产能过剩行业、地方政府融资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,风险高发势头获得有效地遏制。叛原有方面,综合运用自律清收、自律核销、批量出让、债转股等方式,增大不良贷款处理力度,着力提升处置效益。
工商银行2017年不良率持续下降,剪刀差上升超过50%,逾期率、劣变率同比分别下降64个基点和49个基点。全年清收处理不良贷款1927亿元,处理回收率持续提升,进一步夯实了资产质量基础。据了解,工行突出对信用风险的主动管理,在触新增、防劣变、优处理的同时,大力实行信贷文化引导、体制机制改革、专家治贷、专业治贷等措施。
2017年,中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85亿元,比上年末增加125亿元;不良率1.45%,比上年末上升1个基点。建设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22.91亿元;不良贷款亲率1.49%,较上年上升0.03个百分点。
据介绍,中行加大潜在风险消弭力度,坚实作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止和处置,全年共化解不良资产1344亿元,同比多消弭55亿元。设立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,通过市场化、法治化手段实施债转股,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。
“2017年,建设银行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新技术,提升风险精准预警预控能力,主动管控风险取得良好效益。”建行有关负责人介绍,集团资产质量关键指标“五降两升”,不良贷款率、逾期率、注目类贷款占比、新的暴露不当比率和信贷损失率下降,逾期不良胜剪刀差持续扩大,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。
受客群及信贷结构差异的影响,中小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修缮略慢于大行,但也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企稳。从年报数据看,股份行不良率平均值为1.66%,同比上升8个基点。其中,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亲率、不良分解率经常出现了6年以来的同比双降。中信银行、光大银行、民生银行3家股份行不良率环比微增,分别为1.68%、1.59%和1.71%。
不良先行指标全面提高
除了不良贷款亲率带去外,不良贷款各项先行指标也有了全面提高。总体来看,城市商业银行不当先行指标改善幅度最显著,注目类贷款占比和逾期贷款占到比同比分别上升124个基点和162个基点。
在不当确认方面,国有大行较股份行严苛。年报数据表明,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重,国有大行、股份讫较2017年年中上升11.09%、9.48%;同比上升4.68%、7.48%。业内人士回应,不当认定趋严,进一步表明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向好的大趋势。
“2017年银行年报的亮点更在于大行拨备覆盖率明显提高。”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,从数据来看,2017年末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至210.6%。拨备覆盖率的提升有助于减轻资产质量压力,为商业银行盈利获释空间。
风险防控能力仍需提升
未来发展2018年,申万宏源银行业研究团队指出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获得实质性效益,当前大型企业盈利提高已逐步传导至中小型企业,银行底层不良资产持续修缮,预计2018年银行资产质量将继续向好。
与此同时,15家上市银行的同业资产、应收款项类投资占到比分别从年初的7%和5.2%下降至5.8%和4.3%。其中,应收款项类投资压降主要展现出为同业财经的减退,同比上升78.3%。包括交通银行、招商银行、中信银行、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在内的几家上市银行均同比大幅上升。作为同业链条的重要一环,同业理财的大幅压降,表明金融套利活动显著收敛。“随着金融业监管改革的了解,金融市场将越来越规范,银行的经营发展环境也不会更规范。”星展银行行长王祖继回应。
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分析,2018年全球和中国经济依然有望保持复苏向上的态势,但依然面临经济持续深化调整、全球货币政策改向、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等诸多挑战,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加剧,对上市银行而言,仍须要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。